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胖了不是工作的错,别再为「过劳肥」找借口

来源:糖尿病天地(临床)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1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6 岁的小张参加工作 3 年了,工作强度很大,最近他发现自己的腰上多了一圈肉,肚子也像是扣了一个小铁锅一样,滚圆滚圆的。他总是用手摸着滚圆的肚皮安慰自己: 不是我胖了,这

26 岁的小张参加工作 3 年了,工作强度很大,最近他发现自己的腰上多了一圈肉,肚子也像是扣了一个小铁锅一样,滚圆滚圆的。他总是用手摸着滚圆的肚皮安慰自己:

不是我胖了,这只是 「过劳肥」。

关于 「过劳肥」,职场中自认中招者无数。

何为过劳肥?它真的和 「过劳死」 一样,是因为过劳造成的吗?

过劳肥,真的存在吗?

其实,真的有可能越忙越肥。

当然,忙,只是借口,在忙碌的背后,有更真深层次的原因 —— 繁忙带来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导致过劳肥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是以下四点:

  1. 心理压力大:在肥胖的发生过程中心理因素有重要作用;
  2. 饮食不规律:往往以高热量的快餐或零食(如薯片、含糖饮料等)代替日常饭菜,导致热量摄入过多;
  3. 缺少运动:经常久坐,缺乏锻炼,能量消耗减少;
  4. 熬夜:睡眠时间过少,造成血清瘦素 (一种使食欲减退的激素) 降低、血清胃饥饿素 (一种促进食欲的激素) 升高,因而饥饿感和食欲增加,让人很想吃高热量的食物。

那么,过劳肥青睐哪些人呢?

媒体工作者、公务员、教师、医务工作者、IT 从业人员等以办公室工作为主的人群,是过劳肥的高发人群。

过劳肥,更容易胖肚子?

肥胖有两种:

一种是全身胖得很均匀,叫做均匀性肥胖,可以用体质指数(英文缩写 BMI)来判断,BMI = 体重(kg)÷ 身高 2(m)。

如体重 75kg,身高 1.7m,BMI=75÷1.72=25.95kg/m2。在我国,正常成人的 BMI 为 18.5~23.9?kg/m2,如 BMI≥28 kg/m2 就属于肥胖。

另一种是四肢较细,肚子大的肥胖,脂肪主要沉积在腹部以及腹腔内,叫做腹型肥胖,妥妥的苹果型身材,用腰围来衡量,如果成年女性达到或超过 85cm,男性达到或超过 90cm,就迈入腹型肥胖的行列。

腹型肥胖可能与体力活动的减少有关。

人到中年,女性体内的雌激素、男性体内的雄激素水平都会下降,这种激素的变化也可能与腹型肥胖有关。

所以,工作繁忙而又不爱运动的中年人,很容易胖肚子。

与均匀性肥胖相比,腹型肥胖会带来更严重的危害 —— 高血压、2 型糖尿病、冠心病、中风、高血脂、高血尿酸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风险明显升高。

防治过劳肥,每个人都做得到

「管住嘴,迈开腿,睡好觉」,这是防治过劳肥的重要法宝。

在饮食方面,总的原则是控制总热量,保证营养均衡。

在细节上,靠不吃米面等主食减肥是错误的,可以适当增加摄入未经加工的全谷物、粗杂粮、豆类、豆渣、燕麦等。同时每天摄入总量 120~200g 的鱼、禽、蛋和瘦肉,限制摄入含饱和脂肪酸为主的动物脂肪如牛油、猪油等,以及含反式脂肪酸的人造奶油、冰激凌、奶茶、糕点、饼干等,含糖饮料尽量少喝或不喝。

应注意保证每天摄入 300~500g 蔬菜,深色蔬菜应占 1/2,烹调油每日 25~30g,可选择橄榄油、茶籽油等。

在运动方面,最好坚持每天至少 3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运动间隔时间不超过 3 天。

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包括快走、骑车、游泳等,运动强度的自我判断方法为有点费力,心跳和呼吸加快,尚能与人交谈,但无法唱歌。每周可以间段穿插抗阻力运动,比如俯卧撑、杠铃等。

运动应循序渐进,逐渐增加强度和时间。

在睡眠方面,不管有没有熬夜,每晚都应该睡够足够的时间。具体的睡眠时间因人而异,大部分人都需要睡 7~9 个小时,以第二天起床后不感到疲惫为宜。

一般来说,肥胖者减重的目标是 6 个月减轻体重的 5%~15%,比如体重为 80kg 的肥胖患者,需要减轻体重的数值为 80×(5%~15%)=4~12kg。

如果上述方法还无法得到理想的体重,可以在医师指导下选用减肥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Leigh Perreault, MD. 成人肥胖的病因和危险因素.? on Sep 6, 2019).

2.?韩亭亭,胡耀敏,刘伟。腹型肥胖的研究进展 [J].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10, 30 (5):318~320.

3.?王兴纯,曲伸。腹型肥胖及其危害 [J]. 糖尿病天地 (临床), 2015, 9 (3):135~136.

4.?Lihua Hu, Xiao Huang, Chunjiao You, et al.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obesity, abdominal obesity and obesity~related risk factors in southern China [J]. plos one, 2017, 12 (9):e0.

文章来源:《糖尿病天地(临床)》 网址: http://www.tnbtd.cn/zonghexinwen/2020/1014/446.html

上一篇:糖尿病人注意!餐后这个“指标”,影响着血管
下一篇:你可能不知道的维生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