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学说的起源大致有五方、五材、五星、五季等不同观点,其中人们普遍用五材说定义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黄帝内经》继承了五行概念的内涵,将五行的哲学概念作为方法论渗透到中医学中,将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相乘、相侮关系运用到阐释机体五脏六腑的生克制化理论以解决中医临床问题。笔者发现:若单纯从五行观念的起源解释事物五行属性及脏腑之间的相互作用,只是侧重于其各自属性及单线生克制化过程,尚不能在理论上准确表述“五行”之间的“尚土”观念和“四行主土”模式,以及在机体脏腑间作用的过程,在临床上不能充分说明机体“五行(五脏)”互相作用的动态变化机制和一些对中医临床有指导价值的理论难题。因此,本文基于“天地”,解读五行的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1 “天地”与“五行”的关系
刘长林[1]提出:五行学说是由3个方面的理论发展而成,即四时说、五方说、五材说。四时学说源于先民对天地间最明亮的现象——太阳的观察,认识到由于太阳的运动变化而化生万物,正如《易·系辞传上》曰:“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两仪即阴阳,四象即少阴、太阴、少阳、太阳。也就是说在太阳的运动下,地球上形成了二分之春秋即阳阴,四分之春夏秋冬(四时)即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先民运用取象比类的思维,运用人们在生活生产实践中常见的事物标示抽象的四象,即用升发的木标示少阳,炎热的火标示太阳,肃降的金标示少阴,寒冷的水标示太阴。这样,自然界随着四时春夏秋冬的变化,土地上出现了少阳(木)生、太阳(火)长、少阴(金)收、太阴(水)藏的适应性变化,由此产生了木、火、土、金、水五行象模型。吾淳[2]认为:五方观念及概念主要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土地作为生存基础,成为方位知识与五方观念,即东、南、西、北、中的源头。五行源于对“生”的认识,先民由“男女媾精,万物化生”移情至“天地氤氲,万物化醇”,天地(阴阳)二气的交感是化生万物(木、火、土、金、水)的动力和源泉[3]。“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是为人用。”(《尚书大传·洪范》)“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木、火、土、金、水作为农耕时代的各种工具,其“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的特性直观易懂,五材学说易于被认同。叶磊[4]认为:五行学说源流复杂,但有两条线索清晰,一条是在木火土金水“五材学说”的基础上推演概括万物的功能和生克制化关系;另一条是“五方四时”“尚五”及“五数为极”观念共同开辟而来的五行配位图式。前者即现在通行的五行理论,认为木、火、土、金、水之间具有“对等”的递相资生又相互克制的关系;后者即是在以“土”为中心的空间结构中揭示五行之间的复杂关系。
2 “尚土”观念
“尚土”观念以一材为主,其他从属[5],与农业生产有关,天的变化作用要通过“地”来体现。《管子·四时》云:“中央曰土,土德实辅四时入出……”《春秋繁露·五行之义》说:“土居中央为天之润,土着天之肱股也……故五行而之四时者,土兼之也。土着,五行之主也。”天之四时春(木)、夏(火)、秋(金)、冬(水)的更替变化是在“土(地)”孕育生命、化生万物的基础上发生的。班固《白虎通·五行更生》说:“土所以旺四季,何?木非土不生,火非土不容,金非土不成,水非土不高,土扶微助衰。历成其道,故五行更旺亦需土也。”“土(大地)”居中央,春木的生发、夏火的旺盛、秋金的形成、冬水的高涨皆依赖于其扶助作用。
“尚土”观念的五行模式在机体脏腑中则体现为“脾土”居于中央。①受纳腐熟水谷,传化水谷精微:化生肝血,充养心脉,上滋肺阴,充养先天肾精。②调节全身气机升降:心气升已而降、肾气降已而升,心肾相交形成“水火济济”的调和状态;肝气随脾气的升发而条达;肺气随胃气的传导而沉降。《素问·玉机真脏论篇》提出:“然脾脉独何主。岐伯曰:‘脾脉者土也,孤藏以灌四傍者也。’”脾土为孤脏,孕育于四时之中,位居其他四脏中央,滋养肝(木)、心(火)、肺(金)、肾(水),充分体现“大地”孕育万物的特征。《素问·太阴阳明论篇》云:“脾不主时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指出脾不独主一时,天之四时皆有十八日属土,四时交替之际滋养脾土,遵从了重视充养脾土“后天之本”,以助四时木(肝)、火(心)、金(肺)、水(肾)之脏的养生法则。故《脾胃论·脾胃胜衰论》曰:“大抵脾胃虚弱,阳气不能生长,是春夏之令不行,五脏之气不生。”说明凡是脾胃虚弱的患者,由于阳气的虚弱而累及阴精的化生不足,五脏得不到水谷精微物质的营养,所以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活动。
文章来源:《糖尿病天地(临床)》 网址: http://www.tnbtd.cn/qikandaodu/2021/0517/1248.html
上一篇:基于天地解读阴阳关系
下一篇:戴永生五行精妙天地之道
糖尿病天地(临床)投稿 | 糖尿病天地(临床)编辑部| 糖尿病天地(临床)版面费 | 糖尿病天地(临床)论文发表 | 糖尿病天地(临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糖尿病天地(临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